2015年2月1日

讓人笑得發痛的黑色幽默:朱國珍《離奇料理》



~讀朱國珍《離奇料理》
(原版發表於《夭夭》第七期)

在小說《三天》與《中央車站》之後,小說家朱國珍整理自己廚間生活與餐桌上的回憶,成為散文集《離奇料理》。職場上的國珍幹練聰慧,應答流暢對談嫻熟;但廚房與家屋裡的她褪下那些社會化,還原為陪伴孩子的孤獨母親,以及被爸爸的慈愛保衛的女兒。在柴米油鹽裡,作家與主播的冰雪聰明派不上用場。她東摔西撞,被生活擦得滿身是傷。

國珍對家居的想像是美善的,而非精明的。她誠實、傻鈍、純真,期待著餐桌上與親人彼此倚靠,卻沒有指南可以按圖索驥,唯一的指南只有自己的心意。她花半個小時清洗每一片菜葉,每晚睡前問孩子隔天想吃什麼,將工作與創作之外剩下的所有自己毫不保留地攤給身邊的小小世界,擁抱並愛它們。

但唯物的世界只看成果不看過程,不諳廚藝的她怎麼都無法和柴米油鹽交心,無論怎麼翻食譜查網路想像一座理想宮殿,一下廚開伙都只會丟三落四,並屢次榮獲食物中毒之神的嘲笑,把珍愛的親友全都送進醫院。

國珍不因此放棄。她是小說家是媒體人是空姐是人生的冒險王,沒理由敗在鍋碗瓢盆底下,她一次次撐著驕傲起身,被現實一次次絆倒,週而復始跌進黑暗料理的糗坑。她哪裡傻了哪裡爬起來,仰起頭望向遠方簡單完滿的願望,管它路上多少陷阱阻撓。

對簡單生活的期盼只引來徒勞無功的荒謬。《離奇料理》讓人笑得心割肉痛。

荒謬的情節背後,是波浪層疊的悔恨與不甘。國珍幻想著餐桌上的滿足表情,期待家屋裡輕柔白光的美好生活,放開心嘗試所有可能的食材組合,得到的卻幾乎總是失落。她等待的是家人的認同,得到的卻是諒解與包容。

但我們誰不是這樣。

我們甚至會問自己是不是太習慣這樣的困境,繼而理所當然地訕笑他人的跌倒。絕大多數的我們並非精巧玲瓏的聰明人,也不是在浪潮裡摔得碎骨又站起來的希臘英雄。我們的生活就是在每一個細節上躊躇,擔憂會不會被討厭會不會受傷會不會不被需要,會不會在他人面前出糗顯得愚蠢。想得越多,我們越困頓,因為解答總是在另一邊,而我們不知道如何搆及。

我們甚至總設錯那些願望,一股腦地爬上棧道貼緊岩壁,為重要的人追逐山頂的寶石;卻看見那些聰明的幸運兒在滑翔翼上輕鬆飛過,自在搖手向我們問安。

我們沒有那麼好的命運。我們受傷我們癒合,我們笨拙地左閃右躲,只想讓小小生活更完滿一些。

國珍在事與願違的世界裡維持少女的模樣,懷抱著清朗天空與安祥家庭生活的夢想,在每件困窘卻必須的小事裡徘徊困頓,不知如何是好。她遲鈍的反應讓我們哭笑不得,但也揪起每個人埋藏心底的疼痛:生活瑣事的重重阻礙,早讓我們忘了每個人都值得更多簡單,更多的理所當然。

在天真與無能為力,在期盼與失望之間,國珍以廚房裡的黑色幽默,抵抗著遍佈於生活中的無路可出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